性交视频

性交视频动态

当前位置: 性交视频> 性交视频动态
人大学生雄安研学记:无废城市蓝图下的青春思考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

2025927日,性交视频 20余名2025级本科生由张诗卉老师带队踏上雄安新区土地,开展为期一天的“无废城市”主题研学活动。作为全国唯一从规划初期就深度融入“无废”理念的试点城市,雄安新区提供了沉浸式体验中国最前沿生态治理实践的现场。

此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,让大学生理解“无废城市”的内涵,感受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应用。



01 规划馆里的“无废”起点

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览馆是研学第一站。展馆内,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沙盘勾勒出未来之城的轮廓。作为全国首批“无废城市”试点,雄安在大规模开发建设过程中,从规划初期即融入了“无废城市”理念。

展览显示,雄安新区在规划中系统考虑工业、生活、建筑、农业和危险废物五大领域固体废物全过程分类管理。截至2024年底,新区已开展建设各类“无废细胞”633个,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格局.

生态经济拔尖人才班的袁正轩同学表示,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“未来之城”的宏伟骨架,更是无数建设者昼夜不息、将国家战略变为现实的奋斗激情。一座崭新的智慧城市、生态城市,正悄然崛起。

02 环卫设施的智慧蜕变

在容东环卫设施北停车场,同学们看到了“无废理念”的实践表达。这座2021年10月投入运营的场站,集垃圾转运、环卫车辆停放充电、污水臭气处理、大件垃圾拆解等功能于一体。

场站的智能环卫调度系统实时监测作业车辆、收运桶数、作业道路等方面情况和数据。工作人员介绍,如有垃圾分类投放点没有得到及时清运,线上就能处置。

在环卫设施展厅,同学们了解了生活垃圾管理、园林废弃物处理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。在垃圾分类互动答题环节,还进行了双人竞赛,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。



03 智慧能源的碳索之路

午后,同学们来到剧村“1+5+X”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。这里地上是花草掩映的公园,地下则是支撑城市能源供给的变电站。

融合站内的碳管理服务中心,依托自主研发的碳监测平台,通过电力大数据折算碳排放量,对碳排放、碳减排、碳汇进行实时监测。工作人员介绍,雄安新区正在推进清洁能源、电能替代、绿色电力和数字电网建设,张北的清洁能源也通过特高压工程输送至雄安。

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班的彭友同学认为:“剧村‘1+5+X’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不仅实现了‘站园一体’,更集成了充换电、储能、光伏发电等多元功能,全程自动化的充电机器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。此次参观让我看到,能源基础设施竟能如此绿色、智慧地与城市生活共生,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。”



04 白洋淀的生态重生

研学最后一站是燕南堤公园。这里水清苇绿,碧波泛舟,然而几年前,这片水域还面临污染和沼泽化问题。

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班的赵梓琪同学说:“踏上燕南堤,仿佛步入一幅‘蓝绿交织、清新明亮’的生态画卷。绵延的绿道、开阔的水面与精心布局的植被,共同构筑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体。它将生态底色铺陈于这座‘未来之城’的每一寸肌理之中,为长远发展注入的可持续活力,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雄安高度。”



穿过燕南堤的木栈道,研学活动接近尾声。这些年轻学子们开始理解,雄安新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一场城市治理方式的变革。它将“无废”理念深植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之中,打造触手可及、可观可感的生活场景。

随着雄安新区“无废细胞”不断分裂生长,生态环境专业的学生们,也许将成为下一代“无废城市”的倡导者和设计者。